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官網發布了由銀川市金融工作局專題調研組完成的《銀川市小額貸款行業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據其披露,截至2020年8月末,銀川全市44家小貸公司平均不良貸款率已達48.9%;其中,不良貸款率超50%的小貸公司數量為19家,占比約為43.18%。
《調研報告》顯示,由于無法有效接入征信系統,小貸公司便失去了對逾期客戶的最有效制約手段,客觀上也助長了部分貸款客戶惡意逃廢債務的行為。銀川市個別小貸公司的不良率已經達到100%。
據介紹,小貸公司近年來作為地方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了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盲點”、拓寬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等重要作用。同時,一些小貸公司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也存在高利貸、非法集資、暴力催收、偷逃稅款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小貸行業監管,提升金融領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推動小貸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銀川市金融工作局成立專題調研組,對全市小貸公司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走訪調研,最終形成《調研報告》,并于12月9日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的官網,向社會公示本次調研結果。
記者看到本次《調研報告》共分為“前言”、“全國小貸行業基本情況”、“寧夏及銀川市2020年小貸公司基本情況”、“小貸行業發展中問題分析”及“對小貸行業轉型發展建議”等五大部分。
其中,關于寧夏及銀川市2020年小貸公司基本情況,據《調研報告》介紹,銀川市2019年至今共取消小貸經營資質16家,現有小貸公司45家,本次通過線上統計了44家(1家僵尸企業未納入統計)銀籍小貸公司的基本數據。
除了不良率外,這44家銀籍小貸公司的注冊資金共計30.8億元,凈資產為26.87億元。截至8月末,44 家小貸公司從業人員合計281人;2020年新增放貸業務小貸公司26家,新增業務404筆,合計2.05億元;貸款余額18.62億元,不良貸款額為9.64億元。
此外,這44家銀籍小貸公司當年累計納稅金額419.76萬元;但涉訴案件1064家,其中有5家小貸公司涉訴案件均超過100件。
從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全區情況看,同樣來自《調研報告》披露,自2019年以來,寧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針對長期未開展信貸業務的小貸公司,勸導其申請變更企業名稱和業務范圍,取消經營資質。2019年以來,全區范圍內共取消了51家小貸公司的經營資質(其中,2019年29家,2020年22家)。
截至2020年9月末,寧夏全區共112家小貸公司(含鄉鎮小貸公司45家、互聯網小貸公司4家、子公司1家),注冊資本63.6億元,同比減少8億元;貸款余額47.5億元,同比減少20.4億元,減幅30%。逾期貸款余額為25.4億元,逾期率為53%;寧夏全區小貸公司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6.9億元,不良率達到36%。
就全國小貸行業整體發展情況看,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自2015年后,全國小貸“機構數量”、“貸款余額”及“從業人員”三方面統計維度整體下降趨勢明顯。2020年第三季度數據較2015年末,小貸機構數量下降了18.89%;貸款余額下降4.16%;從業人員數量的降幅最大,達到35.03%。
關于小貸公司存在的必要性,《調研報告》指出,小貸公司作為民間金融向正式金融過渡的一種組織形式,其本身對促進民間資本“陽光化”、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盲點”、拓寬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發揮著積極且不可替代的補缺作用。小貸公司與農信社、村鎮銀行一起,構建了提供農村地區、小微企業服務的一個金融體系層次,彌補了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廣大基層與農村金融覆蓋的不足。
責任編輯:朱希杰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