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低走集體下跌,市場資金觀望情緒提升,賺錢效應明顯下降。兩市合計成交超8200億,北上資金凈流出17億。
截至收盤,滬指跌0.56%報3340.78點,深成指跌0.78%報13691.04點,創業板指跌0.74%報2764.24點。
盤面上看,兩市板塊多數走低,旅游、酒店餐飲板塊跌幅居前,券商、保險、航空、軟件、地產等板塊均走低;蘋果概念、消費電子、豬肉概念、粵港澳等題材走勢疲弱。紡織服裝板塊逆勢拉升,酷特智能漲停,聚杰微纖、百隆東方等跟隨,在線旅游、尾氣處理、民航機場等板塊領跌。
對于近期市場走勢,華龍證券指出,整體市場情緒而言,經歷兩天情緒高漲后,短線獲利盤存在了解意愿,這就使得需求需要一個消化供應的過程,但是市場仍屬于強勢整理節奏。操作策略上,雖然供應沒有涌現,但是修正整理結束信號仍沒有出現,分時級別關注供應區域3350-3370的突破信號,如果出現高質量陽線,則再行加倉。周二滬指走勢關鍵是關注整理過程中的回測幅度,以此判斷強勢調整能否持續。所以操作上,短線半倉對待,注重走勢節奏,繼續分時級別跟蹤,短期關鍵均線破位則需要降低倉位,否則以良性整理對待持股。題材板塊方面,關注券商、生物醫藥、新能源、整車、上海本地概念股、半導體、農業、食品飲料等。
粵開證券指出,周二指數雖震蕩休整,但盤中不乏結構性亮點:業績向好的個股表現突出,部分行業龍頭的股價也創出新高。在流動性驅動向盈利驅動的估值提升轉換過程中,業績將成為引領行情的風向標。行業配置方面,重點關注具備盈利驅動的板塊,如順周期成長股,及景氣確定度高且具備利好催化的光伏、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真成長”行業。
責任編輯:霍玟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