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貴陽市調查隊發布了前三季度貴陽市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物價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勢溫和。貴陽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同期上漲1.5%。其中,工業品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1%,影響上漲程度為48.9%,成為拉動CPI上漲的第一動力。
與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相比,貴陽市CPI上漲排名第32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全省9個中心城市中,貴陽市排第5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A 八大類消費呈上漲態勢
前三季度,八大類消費同比價格指數呈上漲態勢。其中,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指數上漲4.0%,為八大類消費中同期上漲之最;食品煙酒價格、衣著價格、居住價格指數上漲,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交通和通信價格、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醫療保健價格指數均有所上漲,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指數與上年同期持平。
從同比看來,前三季度指數變化呈“M”型走勢。1月份同比上漲0.3%,2月份受春節和天氣影響上漲3.0%,3月份節日因素消退、天氣回暖,同比漲幅回落至1.5%,4-6月份CPI漲幅趨于穩定,分別為1.1%、1.0%、1.0%。7、8、9月份同比指數分別上漲1.5%、2.0%、1.7%。
從環比看來,1月份食品價格指數上漲0.3%,2月份環比價格指數漲幅擴大至1.7%,3月份CPI迅速回落,全月下降1.4%,4-6月份指數平穩運行,7、8月份CPI環比分別上漲0.5%、0.6%,9月份環比指數有所回落。
B “菜籃子”工程效果顯現
前三季度,貴陽市工業品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1%,影響程度為48.9%,成為拉動CPI上漲的第一動力。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影響,2018年以來,貴陽市11次上調,6次下調成品油和柴油價格,前三季度柴油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14.7%,汽油價格指數上漲13.4%。而服務價格指數上漲1.6%,影響CPI上漲程度為38.6%。
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貴陽市鮮菜價格漲幅低于全國水平,貴陽市“菜籃子”效果持續顯現,拉低了全市鮮菜均價。從調查的28種鮮菜農超價格對比來看,除胡蘿卜、黃豆芽外其余26種價格均低于農貿市場,占比達92.8%。惠民生鮮超市中洋蔥頭、白菜、白蘿卜、蒜頭、萵筍、西紅柿、包菜等鮮菜與農貿市場價差較大。
受養殖成本增加及豬瘟等因素影響,8月份豬肉價格指數出現較大反彈,環比上漲6.0%。今年5月份,雞蛋價格和其他蛋及制品價格指數轉負為正,環比分別上漲2.1%和1.5%,8月份漲幅擴大至6.4%和4.0%。
C 大數據鞏固“菜籃子”地位
針對2018年前三季度貴陽市的CPI運行情況,專家建議利用大數據手段,精準分析行政社區人口、消費習慣、“菜籃子”商品消費構成,合理選取并加快惠民生鮮超市建設,進一步確立惠民生鮮超市在零售端的主導地位。
同時,規范市場競爭,保證旅游質量,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旅行社的規范管理,針對不合理低價游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此外,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不僅直接拉高CPI中的汽油、柴油價格,而且還會帶動相關行業能源成本的上升對CPI的傳導,如飛機票、長途汽車票等價格。同時還需要關注食品、家用器具等產品因運輸成本上漲導致的價格上漲。(劉煜瀅 陳玲)
來源:貴陽晚報
責任編輯:木十
(原標題:貴陽CPI同比上漲1.5%)